如果青春有終點


2010年夏天,我們曾一同參與了五版紀念冊計畫,
誰想的到,那令人生病的狂熱也可化為一本厚實的書冊。

數個月前,收到一封來自Project May的信,一封邀稿信。
原來是一群香港五迷也計畫著要為這一切留下點什麼。

問主辦人要寫什麼呢?他們說來一點老歌迷的回憶吧,
其實好像每隔個幾年都會寫下類似的文章,但心境一直在轉變。

如今我想說,不管未來我們是不是會繼續風雨同路、或喜樂與共,
即使最後發現我們並非走在相同路途上,也絕不會說出錯付二次,
只能說,這世界比我們想像的複雜多了,是吧:)

如果你對書籍有興趣 https://www.facebook.com/TheProjectMay

---

凡故事必然有起點,尤其是那些特別苦的酸的狂喜的,刻在靈魂裡的。我們都是誕生在20世紀的少年(女)們,一個看似平和的世代,稱不上錦衣玉食,但口袋裡交響著的銅板足以在巷口的柑仔店買個零嘴,大人說:一切都安排好了!上學下課,數學英文,國中高中,我們唯一像戰士般要對抗的是一張張銳利足以傷人的考卷,標準答案是我們唯一的的答案,也是大人對於青春的唯一解釋,你不經懷疑這些大人好像不曾擁有過青春。

14歲那年,暑假結束前,我決定做個不一樣的決定,在高考第一次模擬筆試前兩天,買了一張叫做「你要去哪裡@高雄」的演唱會門票,聽說這個樂團要暫時解散了,對他們唯一的了解是在百貨公司樓下經常擦身而過的簽名會,總是在盛夏,總要灑水讓群眾降溫,太誇張了我不禁想著。硬要說跟音樂比較有關係的印象,大概就是愛情萬歲的音樂錄影帶和陪我度過高雄十年一次大淹水的相信。對於總被師長賦予眾望的「好學生」我的決定掀起意想不到的風波,與其說是要去看演唱會,不如說這是我能對體制唯一能做的小小叛逆。

那一天,人群環繞,水泥地板隨意睡。
那一夜,傾盆大雨,是雨水也是眼淚。

單一票價的搖滾區泥濘滾滿了腳,台上那五個人穿著T-SHIRT和牛仔褲,在天空閃著雷電的狀況下淋著雨唱完了借問眾神明,濕得像剛洗完澡,雨愈大,我們唱得更大聲。彷彿是第一次認識這個樂團,可我怎麼也哭了起來,不想說再見啊,不想輕易說再見,從這一天開始,我的世界開始有了新名詞─五月天。

兩年的時間,抱著藍色三部曲,熟悉了每一首歌,每一個轉折,每一個細節,在音樂的流竄中等待著。依舊是夏天,依舊流了淚,台北市立體育場外萬人徹夜未眠,藍色螢光海的天字第一場,五月天回來了。於是我盡情豪擲看似用不完的青春時光,一場又一場,從嚴寒到酷暑,從街頭到天花板掉下來的體育館,大雨突襲的百貨簽唱會,愛河旁的夕陽演唱會,阿信的生日隨意慶祝會,從凌晨唱到天亮的跨年驚喜演唱會,還有好像永遠跑不完的校唱,五月天一直唱一直唱一直唱,而我穿著制服穿過一個又一個不熟識的城市,不必是旅人,就隨著五月天跑遍了至少半個台灣。當時我並不知道,這些瘋狂的事情,不管是我和五月天,以後都不太會有了。

那段日子其實我並沒有在思考夢想和人生的事,只是想瘋幾回。看著這五個男孩在不知不覺中變成男人,肢體語言保守內斂了許多,做出了一些無法理解的決定和音樂(沒錯,是音樂)我質疑過卻也相信著。這名為五月天的列車,有人下車了也有人上車了,緊抱著過往的回憶,深信五月天並沒有變,我錯了。回首過去每段,其實五月天也曾迷惘過,對於音樂的藍圖和樂團的發展,撞牆期相當明顯,唯有改變才能走到新的階段,於是他們從後青春期的詩蛻變,在第二人生中熟成。幸好,那些我們最愛的,關於打打鬧鬧和垃圾話的部分,數十年如一日,雖然變得隱隱約約卻也不曾消散。

離開了校園,帶著音樂給的一點點勇氣,被丟入充滿希望和絕望的社會,夢想破滅的時間點永遠比自己想像得早,我有過也曾放棄過,五月天的音樂究竟是烏托邦還是新世界,不斷聽著也不斷想著,轉了幾個彎,開始理解殘酷世界的本質,包含了五月天曾經面臨過的難題,原來大聲嚷嚷並不能改變什麼,所以五月天選擇了讓自己變得很強大,唯有夠強大才能滴水穿石,點點滴滴改變世界。花了那麼多年時間,懂了,而這些質疑五月天卻從未為自己辯解過,承受是他們的唯一的回應。

你懂了其實不是大人的錯,你懂了光是生活就會耗盡力氣,你懂了其實不是每個夢想都偉大,但每個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掌聲,你懂了五月天可能不會改變世界,這段精彩的旅程會有落幕的一天,但他們會改變每個聽過五月天的人,帶著那麼一點小叛逆走進每個水泥建築,每個僵化體制,讓這世界有那麼一點傾斜,你相信嗎?我深信不疑。青春不是揮霍,不是年齡,而是那傻呼呼卻擇善固執的心。如果青春有終點,那一定是因為我在14歲那年沒買下那張演唱會門票。

僅以本篇文章紀念一路看著我追隨五月天卻總是支持的爸爸
他在2013/10/28因意外離開人世


2014/1/1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