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歌│蕭敬騰 以愛之名


不奢求快樂的感受 不奢求幸福的生活
我已經學會了笨拙 接受了所有愛的折磨

 難以否認,蕭敬騰一路上總是讓人驚奇,從最初星光大道的頂著奇異貝多芬髮型的蕭敬騰,一直到總坐在電子琴前自彈自唱看似溫文儒雅的蕭敬騰,或是在金馬獎上爆發力震撼全場的蕭敬騰,這個歌手永遠帶點神祕色彩。

 對他,我並不關心也沒興趣什麼性格問題,僅有在出專輯之時才總是不忘聽聽,在演唱會產值遠遠凌駕於實體唱片產值的如今,蕭敬騰的現場演出魅力的確他最大的武器,這是同期出道歌手難以望其項背的天賦才能,即使我們有了宥嘉這麼別緻的歌聲,但論口味,蕭敬騰更重更過癮了些。回頭說說音樂吧,這兩位很明顯是各佔山頭,不分軒輊。

 新專輯找來五月天阿信、怪獸、青峰、阿弟仔,陣容堅強,自己也佔據部分詞曲欄位,的確是面面俱到。「以愛之名」應該僅僅是選最適歌名作為專輯名稱,畢竟時下音樂哪有不從「愛」出發呢?所以概念並無特別值得討論之處。雙主打以阿信和青峰跨刀之作為開端,台灣樂團界兩位頂天人物,的確是非常具有音樂性的瑜亮相爭戲碼,沒有人明講,但心裡總難免會準備要好好比較一番。

 尤其阿信在蕭敬騰第一張專輯的中的「疼愛」,雖無遭惡評卻是個勉強之作,這次呢?「福爾摩斯」初次聆聽即魄力十足但稍有不適應,除了題材的特殊性,以歌手作為被窺視者,歌迷為窺探隱私的福爾摩斯,將偶像歌迷矛盾情結巧妙展現,整首歌高潮迭起,像小說一般精彩,副歌交由歌迷演唱的安排,更是前所未見,令人拍案叫絕,完全可以想見演唱現場會是個多麼有趣的情況。歌詞也不忘帶入社會觀察議題「名媛們買了新的首飾,而地球變溫室,陌生的事情我們習慣漠視,當價錢和價值調換位置,讓知的權力變成新世界的一道聖旨。」需要咀嚼一般才能領悟。

 在重口味的福爾摩斯後,是青峰的低訴悲鳴之作「以愛之名」,承襲青峰創作中一向濃郁的憂鬱氣息,名為以愛之名卻感受到愛蕩然無存,無奈頹敗,像挖著傷口一般痛著,也是需要消化一番。非常精彩的雙主打,整張專輯調性統一,但聽覺是豐富的,不論是對愛人、對朋友、對親人、對自身都有不同愛的詮釋,風格流行但無芭樂俗氣感,算是近期十分精彩的作品。

 另外要特別提「不正常」,第一次聽完最喜歡的歌,沒別的,就聽得很順,喜歡的90年代日式搖滾風格,吉他刷得過癮,詞也不賴,會想馬上跟著唱,結果一看到作曲者是怪獸,忍不住要嘆,我真是天生迷妹命,果然是聽他的吉他聲長大的。

主觀推薦:以愛之名 / 福爾摩斯 / 不正常 / 你知道嗎 / 爸爸

留言